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为能力人的限制有哪些?
释义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主要含义及其在民事和刑事领域中的法律效力和责任承担。未成年人和无完全辨认能力的成年人在民事行为中受到限制,但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订立的合同有效。对于犯罪行为,年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以及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且工作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75周岁的人在犯罪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什么意思
    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不满18岁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其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担任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三、限制行为能力人刑事责任承担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什么是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刑法中规定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结语
    限制行为能力人是指在民法和刑法中规定的一些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他们在法律上的行为能力受到限制。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言,他们订立的合同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具有法律效力,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与其个人情况相适应的合同则无需追认。对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而言,根据不同年龄和状况,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是常见的原则。对于年满75周岁的人,犯罪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四节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七十五条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四节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七十六条 有本法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第七十条的行为,屡教不改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