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跟村委会签订合同有效吗?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村委会与当事人签订合同的生效要件,包括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自愿签订、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分析 根据村委会属于签订合同的主体之一,因此与村委会签订的合同只要满足下列生效要件就是有效的: 1.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是当事人自愿签订的。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拓展延伸 跟村委会签订的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村委会与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与村民委员会为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而签订的合同,是具有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性质的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流转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村委会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合同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村委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村民委员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等。 2.流转的土地用途:明确流转的土地用途,包括土地的种类、面积、质量、等级、用途等,同时要符合国家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3.流转的价格:明确流转的价格,包括土地的租金、税费等费用,同时要符合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的规定。 4.流转的时间:明确流转的时间,包括租期、期限等,同时要符合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的规定。 5.合同的生效和解除:明确合同的生效和解除条件,包括双方协商、上级政府批准、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等。 6.争议解决方式:明确争议解决方式,包括调解、仲裁、诉讼等,同时要符合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的规定。 7.其他相关事项:包括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生效和解除条件、争议解决方式等。 村委会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合同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要充分考虑农村村民的实际情况,确保双方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结语 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合同,需要满足上述三个生效要件,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同时,签订合同的双方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且意思表示真实、自愿。最后,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只有满足这些要件,才能保证合同的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