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合同的解除有单方解除、协议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四种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解除合同,都需要满足对应的条件。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合同履行终止,并且会引发相应的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 一、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合同怎么解除 1.单方解除。即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直接通知对方,或经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向对方主张来解除合同。单方解除时是无需征得对方同意的,意思表示一经作出即可发生效力。 2.协议解除,即村委会与村民通过协商同意将合同解除的行为。解除的条件为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必须是基于真实且自由的想法作出的,并且解除合同的行为不会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法定解除,即直接依据法律规定解除。 4.约定解除,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合同时便约定相应的解除权如何行使。 二、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合同解除后主要产生终止履行以及相应法律责任的法律后果。 1.合同终止履行,即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合同如果尚未开始履行,已经履行并且尚未履行完毕的,无需继续履行。 2.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若果有违约方或者某一方有过错并因此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则可能产生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相应责任。 3.若需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还应当积极进行补救。 三、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村委会是属于签订合同的主体之一,所以与村委会签订合同的时候,如果合同的内容符合规定的,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一般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