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内财产协议公证价钱是多少? |
释义 | 婚内财产协议不需要公证即可生效,但公证可以提高协议的证明力。夫妻可以根据《民法典》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的归属,应以书面形式约定。公证处提供“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服务,包括未婚前达成协议和婚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两种形式。签订财产分割协议书可在离婚时请求司法机关认定,但协议不得违法。财产公证有助于避免日后财产纠纷。 法律分析 一、婚内财产协议公证费一般要多少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书公证费用,按照财产价值收费,阶梯式的,一般为财产总价值的2%。夫妻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书并非以公证为生效要件。很多人认为,婚内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如果不公证,婚内财产协议就不能成立或不生效。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法律从来没有规定婚内财产协议要以“公证”作为生效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定,无论该书面协议是否作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只是,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在证明力上更高一些而已。 协议公证不公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内财产协议的内容约定好。慎重一点的话最好委托律师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起草,完全没有必要花钱去做婚内财产协议公证。 关于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签订的财产协议是否可以办理公证手续的问题,公证处明确把“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列为其一项特色服务。 二、夫妻婚内财产协议书的规定 公证处可以办理公证的“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分两种形式:一是未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二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办理公证。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2.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财产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无约定。 3.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就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否则仍以共同财产清偿。 4.如果夫妻之间有赠与房产的协议,如果进行了公证,该协议不得撤销。 需要明确的是,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内对财产的分割及其它情况进行认定,并签订财产分割协议书,在离婚时可以请求司法机关按照协议的条款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可以按照尊重双方当事人的一致意见对相关问题进行认定,但双方签订的协议不可以存在违法的情况。 进行财产公证是为了让自己在日后的财产上不会发生纠纷,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哦,还是尽量的将自己的婚前财产进行归类整理,一起去公证,这样日后离婚或者其他情况,在婚前财产方面就不会发生纠纷。 结语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公证费用按财产总价值的2%收取,但公证并非协议生效要件。只要当事人意思一致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协议无论是否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委托律师起草协议更为慎重,无需公证。财产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不明确视为无约定。夫妻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债务清偿视第三人是否知晓约定而定。赠与房产协议公证后不得撤销。夫妻可在婚内签订财产分割协议,离婚时可请求司法机关按协议认定。财产公证可避免日后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四百五十六条 同一动产上已经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零八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