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专利费减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专利费减,就是专利申请费的减缓,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如下: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缴纳专利费用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减缴或者缓缴的请求。即申请人可以按照专利局的规定,少交一定比例的申请费。 专利受法律保护,申请专利,可以防止侵权。 一、申请专利是不是需要公开技术 申请专利需要公开技术。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已经公开使用的发明物就不能申请专利了,因为申请专利必须具有新颖性。 二、申请专利时对申请人的数量有限制吗 申请专利时对申请人的数量是没有限制的,但是人数会对申请费用产生影响。所以看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定,要是人数有很多也可以选择公司申请的方式。 专利权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使用、收益、处分其发明创造,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专利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及排他性。此外,专利权还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专利权是两权一体的权利,既有人身权,又有财产权; 2、专利权的取得须经专利局授予; 3、专利权的发生以公开发明成果为前提; 4、专利权具有利用性,专利权人如不实施或不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有关部门将采取强制许可措施,使专利得到充分利用。 专利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排他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等三个方面,具体规定如下: 1、排他性,也称独占性或专有性。专利权人对其拥有的专利权享有独占或排他的权利,未经其许可或者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使用,否则即构成侵权; 2、时间性,指法律对专利权所有人的保护不是无期限的,而有限制,超过这一时间限制则不再予以保护,专利权随即成为人类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3、地域性,指任何一项专利权,只有依一定地域内的法律才得以产生并在该地域内受到法律保护。这也是区别于有形财产的另一个重要法律特征。 三、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有哪些区别? 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可以是同一个人,其发明人必须是自然人,申请人则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事业单位。申请人是专利人权(自然人、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事业单位),发明人不一定是专利权人。如某企业申请专利,申请人是该企业。如某人申请专利,申请人、发明人填写的都是该自然人,而发明人和专利证书上体现的专利权人是同一个人。专利证书上,不会体现申请人字样,只有专利权人,专利证书上的专利权人,就是专利申请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