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到1966年建成并投产的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多少项 |
释义 | 1198项。 到1966年,建成并投产的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1198项,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兴建了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我国的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原子能工业等,大多是在这个时期打下基础的,填补了我国工业的许多空白。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内地和边疆地区都建起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畸形发展的局面。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做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项战略举措。工程浩大的三线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总投资的39%。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决策之快,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职工积极性之高,都是空前的,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实现了生产力布局向西推进,对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西部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实现了生产力向西部地区的布局,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了西部工业布局。 (二)建成一大批优秀骨干企业,成为西部发展的生力军。 (三)改善了西部地区交通。 (四)在西部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五)提升了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 二、聚集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西部地区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为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 四、加快西部城镇化进程,为西部的发展培育了经济增长极。 五、铸就了三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法律依据: 1、《劳动法》 第五十三条 明确要求:“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四条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3、《职业病防治法》 第十六条 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