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国家机关在追究父母法律责任的同时,有权撤销其监护资格,另外,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法定的抚养义务,监护权被撤销不意味着抚养义务的消灭,根据法律规定仍然需要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一、被告人未成年怎么办 未成年人侵权的被告是其监护人,通常是其父母。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二、非婚生子女监护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样的权利,其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2,父母有能力抚养,而未尽到抚养义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当然可以要求该未成年人的父母履行抚养义务。而且,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属于不履行监护职责。 三、父母可以放弃子女监护权吗 父母不能放弃监护权。 《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只有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监护人才能由其他亲属担任。 虽然监护权不能放弃,但是监护权是可以通过法院予以剥夺或者变更的。 如果父母作为监护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资格: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十七条,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