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规定的撤销判决情形 |
释义 | 判决撤销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撤销或责令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判决。根据《行政诉讼法》,判决撤销适用于证据不足、法律错误、违反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明显不当等六种情形。 法律分析 撤销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确认被诉的行政行为全部或部分违法,将全部或部分的行政行为撤销并可责令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判决撤销判决包括全部撤销、部分撤销和撤销并责令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判决撤销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6)明显不当的。 拓展延伸 判决撤销的条件与程序 判决撤销的条件与程序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程序,对已经作出的判决进行撤销的一系列要求和步骤。根据我国法律,判决可以撤销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1.新发现的证据能够证明原判决存在错误;2.判决违反了法定程序;3.判决违反了法律规定;4.判决违反了公正原则等。程序上,一般需要被申请人向上级法院提起申诉或上诉,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法院会对申诉进行审查、调查,最终决定是否撤销原判决。判决撤销的程序是为了保障公正和法律的正确适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判决撤销是一种法律程序,用于纠正行政行为中的违法错误。撤销判决的条件包括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明显不当等情形。撤销判决的程序要求被申请人提起申诉或上诉,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法院会进行审查和调查,最终决定是否撤销原判决。判决撤销的目的是维护公正和法律的正确适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