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情况下可以行使合同撤销权?
释义
    当意思表示不真实时,通过撤销权使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的情况包括: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在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订立的违背对方真实意思的合同。
    法律分析
    可撤销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
    下列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民法典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标的物的价值和价款过于悬殊、承担责任、风险承担显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称为显失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对方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拓展延伸
    合同撤销权的适用条件及实际操作指南
    合同撤销权是指当合同存在一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行使的一种权利。适用条件包括:1.合同存在重大瑕疵或违约行为;2.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受到误导或欺诈;3.合同违反了法律或公序良俗。行使合同撤销权的实际操作指南如下:1.及时收集证据,确保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合同撤销的理由;2.书面通知对方合同撤销的意愿,并附上相关证据;3.与对方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4.注意合同撤销后的权益保护,如返还已支付的款项或恢复双方原有权益。在行使合同撤销权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
    结语
    合同撤销权是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行使的一项权利。当合同存在重大瑕疵、欺诈行为或违反法律、公序良俗时,当事人可以行使合同撤销权。行使该权利需要及时收集证据,书面通知对方撤销合同的意愿,并与对方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在行使合同撤销权时,保护双方权益至关重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3: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