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员工签合同突然走了
释义
    劳动者在签劳动合同后直接走人,视为擅自离职,严重违反公司的劳动纪律,超过一定期限的按照无故旷工处理,公司可以向该员工登记家庭住址发出书面解除合同的通知,以避免劳动纠纷。劳动者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相应损失的,公司可以依法要求其赔偿。一、自动离职后果是什么?1、如果不办理离职手续就离开单位,就没有补偿,也没有离职证明和社保转移。这种离职方式,一般情况到其他公司面试的时候公司是查不出来的。2、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而发生的争议,称为自动离职争议。对擅自离职的,以旷工论处,可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给予除名处理的规定是一致的。相关法律规定: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八条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2、《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第二条对于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的职工,按自动离职处理。3、《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精神,企业对有旷工行为的职工做除名处理,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并履行相应的程序。因此,企业通知请假、放长假、长期病休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回单位报到或办理有关手续,应遵循对职工负责的原则,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在此基础上,企业方可对旷工和违反规定的职工按上述法规做除名处理。能用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而未用,直接采用公告方式送达,视为无效。企业因故通知停薪留职期限未满的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回单位报到或办理有关手续,也应按照上述规定的方式通知本人,在此基础上,企业方可按照有关规定及停薪留职协议对其做除名或自动离职处理。企业对停薪留职期满后逾期不归的职工,可按照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第六条和劳动部《关于自动离职与职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的规定做自动离职处理。二、擅自离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擅自离职的后果如下:1、职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动离职处理;2、职工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相应的法律承担赔偿责任;3、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一、离职的条件如下:1、合同期满,可以自动解除劳动关系;2、职员因自身原因,不能从事所在岗位,经调岗位仍无法胜任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3、职员因违反公司相关规章制度,且影响恶劣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离职办理手续的方式如下:1、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2、期限届满,与用人单位办理工作交接;3、用人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并将社保关系转移。总之,职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动离职处理,一般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一般离职需要具备合同期满、职员因违反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等条件。三、员工擅自离职怎么办员工擅自离职的处理方法如下:1、如果员工擅自离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2、如果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员工擅自离职的后果如下:1、劳动者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2、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3、擅自离职的,用人单位没有办理人事关系和档案的调转手续。职工离职后人事关系和档案长期滞留在原用人单位,会造成职工在新的工作单位不能办理正常的录用手续,拿不到包括档案在内的个人材料,也不能缴纳劳动保险。二、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形如下:1、故意泄露公司机密,侵占公司财产;2、故意损毁公司及员工个人资产、财产或各种设备、设施;3、以及煽动、鼓动员工罢工、怠工等情形。总之,职工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4: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