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再审过期了怎么办 |
释义 | 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再审的申请期限为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刑事案件的再审申请期限为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在民事案件中,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的;原裁判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审判人员审理时有徇私枉法行为的,再审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若申请再审的期限已过,申请人无法自行申请再审,可向原审法院提出内部纠错建议。刑事案件中,有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情况,不受2年诉讼时效的限制。 一、申请再审的期限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当事人申请再审,应该在裁定、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后,六个月里提出。如果是有新的证据,可以推翻原来的裁定、判决认定的事实的主要证据是假的。据此作为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审判的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徇私舞弊、贪污受贿行为的,可以申请再审,期限为当事人知道。 二、再审败诉还能否再审 再审败诉还能再审。 当事人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一般必须在判决、裁定生效后6个月内,向作出判决的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申请再审的期限,从当事人知道之日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而不是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满足以下六个条件: 1、申请再审的主体,必须是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 2、申请再审的对象,必须是生效的判决、调解书,没有生效的裁判不得申请再审; 3、生效的裁判,存在可能的错误; 4、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再审; 5、向有管辖的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一般是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 6、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申请再审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是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2、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 3、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2年为不变期间,自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次日起计算。超过法定期限的,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