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宅基地证和房产证的区别
释义
    宅基地证和房产证的区别如下:
    1、土地性质不同:
    (1)宅基地证是农村集体土地;
    (2)传统的房产证特指拥有买卖权的国有土地;
    2、土地的获取方式不同:
    (1)农村宅基地土地一般都没有交钱,直接按人头分配,按照30年土地分配原则,最迟2027年将到期;
    (2)房产证的土地是通过国家公开拍卖拿到的,所以必须交钱;
    3、土地的发证机关不同:
    (1)宅基地的证件由乡镇确认;
    (2)房产证的地至少县级以上的国家土地局来核发的。
    农村宅基地买卖的必要程序如下:
    1、宅基地买卖应经集体即村民委员会书面同意;
    2、如系共有房屋,必须征得其他共有人同意;
    3、应提交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土地证、房产证等相关材料的原件;
    4、应到产权登记部门查看房屋产权是否存在瑕疵:如是否存在抵押等担保、是否有人民法院采取查封等财产保全措施;
    5、应订立书面买卖合同、并办理审批、过户等手续。宅基地买卖合同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并办理宅基地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的过户更名手续;还应到房产管理部门依法办理房产证的过户更名手续。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政府对于符合条件的宅基地会依法颁发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证。农村宅基地确权的目的在于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化解矛盾,帮助农民建立法律意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