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区别如下: 1、机动车道所属区域在道路的中间。有划线的按划线区分; 2、没划线的话根据路宽划分:路宽14米以上的,两边3.5米是非机动车道;10-14米的,除了中间7米是机动车道; 3、两边剩下的是非机动车道;6-10米的,2边1.5米是非机动车道;6米以下的,不分机动车、非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主要是专供自行车、平板车、三轮车、电动车和兽力车等车辆行驶的道路。在我国的各类城市道路上,有很多非机动车的行驶,其中以自行车和电动车的交通量最为突出,多数中小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和电动车数量仍在继续增长,因此,城市中的非机动车道仍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对非机动车道的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城市非机动车交通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某些特大城市开始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或将部分自行车道改建为机动车道,以限制自行车交通的发展,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 我国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设计一般以自行车作为设计车型。自行车运行轨迹呈蛇形,左右两侧摆动的距离各约0.2m,每辆自行车的把手宽度为0.6m,因而一条自行车车道的宽度按1m计。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时,自行车距路缘石的距离为0.45m;在地道内行驶时,自行车距墙壁的距离宜采用0.6m。 综上所述: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的车辆,绝大部分仍然是自行车,因此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应当以自行车为主要车辆进行验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十六条 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