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怎么修复企业信用 1.失信企业向作出行政处罚的主管部门提出信用修复材料材料,并提交一下材料:信用修复申请表和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证件,如营业执照副本、居民身份证。 2.由主管部门审核并出具信用修复确认通知书。 3.失信企业将修复材料提交到市政服务中心办理,各县市区企业也可将修复材料提交给个县市区信用办,由各县市区信用报告进行办理,等待审核结果即可。 二、需要材料 1.信用修复的申请书, 2.守信记录承诺书, 3.履行法定义务、纠正违法行为的相关材料, 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这些资料准备充分后,进行提交。 或者为了避免材料准备的充分与合规,再进一步地整理所需材料,尽量一次性成功,不走弯路,早日完成企业的信用修复工作,企业也能尽快走向正轨。 三、企业信用不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如下: 影响企业参与各类活动;融资、贷款等日常经营受限;企业负责人任职将受限;影响商务合作。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银监会对“重大不良信用记录”的解释是“恶意逃废债务、 欺诈等不良记录”,具体来说是指被行业主管部门通报重大违约失信行为,曾因违约失信被起诉、有案可查的逃废债务行为,截止借款申请日仍有不良贷款余额等。” 法律依据: 《指导意见》 第十三条 提出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失信市场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完成信用整改、通过信用核查、接受专题培训、提交信用报告、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修复完成后,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程序及时停止公示其失信记录,终止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加快建立完善协同联动、“一网通办”机制,为失信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向失信市场主体提供信用报告、信用管理咨询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