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外就医是否会受到监控? |
释义 | 保外就医的罪犯需要被监视,如发现重新犯罪、骗取保外就医或病情好转等情况,应收监执行。监狱和劳改机关负责监督考察罪犯的病情和表现,与公安机关合作,并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当地公安机关应及时通知管理机构有关罪犯的死亡、迁移或重新犯罪情况。保外就医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监外执行方式,但仍需要严密监视以确保社会安全。 法律分析 保外就医的罪犯需要被监视。保外就医是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经司法机关批准让其取保监外医治的执行方法。又称监外就医,属于监外执行的一种,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保外就医的罪犯,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日常性监督考察,劳改机关每年应当派干警或者发函进行一次全面考察,了解罪犯病情和表现情况,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派出干警进行考察的,应当与负责监督考察的公安机关联系并与罪犯本人、取保人见面;发函考察,负责监督考察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回复。罪犯在保外就医期间死亡、迁移地址或者重新犯罪的,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函告负责管理的监狱、劳改队、少管所;对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的,应当向负责管理的监狱、劳改队、少管所介绍情况,监狱、劳改队、少管所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保外就医罪犯需被监视,如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新违法犯罪的;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的;经治疗疾病痊愈或者病情基本好转的。予以收监执行。 拓展延伸 保外就医的监管政策及实施情况 保外就医是指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特定条件下获准暂时离开监狱或看守所接受医疗治疗。针对保外就医的监管政策和实施情况,各国和地区存在差异。在许多国家,保外就医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确保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全。监管政策通常包括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选择、治疗计划的制定、监控措施的采取等方面的规定。实施情况方面,监狱或相关部门会对保外就医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在治疗期间不会逃脱或进行其他违法行为。同时,监控手段如电子监控、陪护人员等也可能被采用,以确保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行踪和行为受到有效监控。总体而言,保外就医的监管政策和实施情况旨在平衡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权益和社会的安全,确保医疗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结语 保外就医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执行方式,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罪犯来说,这是一种获得治疗的机会。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对这些罪犯的监视和管理的重要性。监管政策和实施情况的制定和执行,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安全,同时也维护社会的安全。通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定期的监督考察和必要的监控手段,我们可以平衡罪犯的权益和社会的利益,确保医疗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这样的监管措施为保外就医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法律依据 《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第二条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改造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准予保外就医:1.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2.原判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已减刑的,按减刑后的刑期计算)三分之一以上(含减刑时间),患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的。但如果病情恶化有死亡危险、改造表现较好的,可以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3.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治的。4.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