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预算管理现状 |
释义 |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大部分企业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管理,虽然部分企业开展了预算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上仅仅限于粗略的事前预计,缺乏科学性。而且这项工作一般由财务部兼任,未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这样的预算具有较大的弊端,体现为销售和成本费用不匹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具体计划可依,实际与预算偏差很大,最终只在事后讨论如何吸取教训,而不是总结经验。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部分大型企业已经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设立了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应制度及实施细则。虽然我国企业预算管理尚不完善,但是预算管理雏形已经基本形成。 一、如何协调及分别做好工程预算与合同管理 1、首先要做好基本的施工图预算工作,这一点是商务工作(涉及预算和合同管理)的基础,只有把施工图预算做好做细才能盘活商务的其他各项工作。施工图预算工作不仅仅是算量,而且要把设计变更、签证的合同内外的工作都做到位。 2、其次是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是一个项目内经济活动的规范,只有给出一个明确双方义务与权利的规范才能使项目经济活动有序进行下去。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与项目相关的各方合同执行过程。要保证项目正常、按计划、高效率地实施,必须正确的执行各个合同,做好合同的综合管理。 3、建立企业内部的工程量算量编制规范,并且应及时的调整,跟进市场变化。合同的变更也应据此做相应的调整。人为因素对工程预算编制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新的技术和机械的应用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同样的一个施工工程,可能使用的施工人员大大减少,如果没有考虑到这种可变的因素对施工工程的影响,最后会导致工程预算失真的问题,从而导致工程投资失控现象。同时不能一味的套用国家定额标准,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力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并顺应市场的行情,进行及时的更改。并配合合同做出及时相应的更改和调整。这样才能使企业有足够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4、做好预算和合同的后评价,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在预算和合同执行后必须进行后评价。将以预算为基础的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利弊,得失,经验教训总结出来提出分析报告,作为以后工程预算及合同管理的借鉴,预算不能仅仅停留在编制和汇总上,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合同管理工作比较偏重于经验,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通过工程不断培养出高水平的合同管理者。所以这两项工作十分重要,但现在人们仍不够重视这项工作,或尚未有意识,有组织地做这项工作。 二、工程审计二审注意事项 1、注意招投标是否合规 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审计是审计的源头,只要从源头开始规范,才能有利于公司施工及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的内容主要有: ①审查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是否按规定、是否合规、合法,其过程是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②审查有无应实行招投标的项目而未招投标,有无为了逃避招投标或钻招投标方式的空子,采取直接确定或形式招标确定施工、安装单位。③审查附属工程、零星工程是否经过招投标。④审查中标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有无施工企业因自身资质较低或无资质,采取挂靠或使用其他单位资质投标的情况。 2、注意工程预算是否超标 检查工程结算总额是否超过预算总额,预算变更及调整是否经有领导审批;单项工程预算编制是否真实、准确,包括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规定的计算规则,是否准确;分项工程预算定额选套是否合规,选用是否恰当。 3、注意签证手续是否齐全 检查签证单是否有业主驻工地代表、承建商、监理工程师的签字盖章。签证在签字过程中模仿笔迹、变相复印、其他人代笔等多种形式。检查签证有无双方单位盖章,印章是否伪造,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等是审核的重要内容。 4.注意工程量的是否相符 要审核工程量时,特别注意是对于工程量的签证,审核时必须到现场逐项丈量、计算,逐笔核实。特别是对装饰工程和附属工程的隐蔽部分应作为审核的重点。因为这两部分往往没有图纸或者图纸不很规范,而现场勘察又比较困难。对破坏性的审核也不能过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