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孩子的去向:怀孕离婚后该怎么办? |
释义 | 怀孕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原则上归母亲,根据具体情况法院判决最有利于孩子的抚养方式。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抚养费标准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抚养费一般到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可停止给付。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子女父母没有法定抚养义务。 法律分析 一、怀孕了离婚了孩子如何办 1、怀孕了离婚了的,对于孩子的抚养权,一般是会给女方的。根据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怀孕期间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是多少 1、子女生活、就学、就医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额一般可按照收入20-30%计算,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较稳定的奖金;无固定收入或者收入过高或过低的,可依据当地的平均收入计算。 3、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4、离婚怎么判孩子,也会涉及到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来说,抚养费的给付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5、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但是高中以上学历,比如在大学就读,父母则没有法定抚养义务。 结语 离婚后,对于怀孕了离婚了的孩子,一般抚养权会给予母亲。根据法律规定,未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满两周岁的子女若父母无法达成协议,则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真实意愿。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期间怀孕,抚养费标准需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平等因素。抚养费一般在子女十八周岁前给付,若子女十六周岁以上能独立生活,则可停止给付。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抚养费。需要注意的是,高中以上学历的成年子女在大学就读期间,父母没有法定抚养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二节 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 第一千零七十一条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一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 第一千一百零一条 有配偶者收养子女,应当夫妻共同收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