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体劳动合同变更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
释义 |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需经过集体协商程序。协商代表在协商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情况和资料、拟定议题、确定时间地点,并指定记录员。双方协商代表一致同意时,可进行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 法律分析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一条,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适用本规定的集体协商程序。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三条,协商代表在协商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一)熟悉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 (二)了解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收集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协商意向所持的意见; (三)拟定集体协商议题,集体协商议题可由提出协商一方起草,也可由双方指派代表共同起草; (四)确定集体协商的时间、地点等事项; (五)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集体协商记录员。 记录员应保持中立、公正,并为集体协商双方保密。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九条,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拓展延伸 集体劳动合同变更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集体劳动合同变更涉及一系列操作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变更前需要明确变更的原因和目的,例如工资调整、工作时间变更等。接下来,与劳动者代表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然后,编写变更协议,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和条款。在签署协议之前,双方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协议的条款,确保合法合规。签署协议后,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如向劳动部门备案等。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违法行为。此外,及时与劳动者沟通、解释变更内容,保持良好的劳动关系和沟通渠道。总之,集体劳动合同变更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应当合法合规、公平公正,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结语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一条,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遵循集体协商程序。在协商前,协商代表应进行准备工作,包括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情况和资料、拟定协商议题、确定时间地点等。协商一致后,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在进行集体劳动合同变更时,需要明确变更原因和目的,与劳动者代表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编写变更协议并确保合法合规,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与劳动者保持沟通和解释。变更操作应合法公正,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五条 【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五条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