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拘留的概念与理解
释义
    刑事拘留是一种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完全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拘留对象必须是正在实施犯罪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并具备法定的紧急情形。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权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其他个人和单位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则涉嫌非法拘禁。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拘留人应当在24小时内被送羁押,并在拘留后24小时内通知家属,除非涉及国家安全或有碍侦查的情形。
    法律分析
    1.刑事拘留是一种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是一种十分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它的的特点在于不是仅仅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而是完全剥夺公民人身自由。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拘留的对象是正在实施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人。
    第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比如: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可以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那么哪些机关可以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呢依法来说,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而人民没有刑事拘留权,只有司法拘留的决定权。对于法律没有赋予刑事拘留权利的个人和单位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就涉嫌非法拘禁。
    2.如果被刑事拘留了,家属就会担心,所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83条第二款的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结语
    刑事拘留是一项严厉的强制措施,剥夺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拘留对象是正在实施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人,并且存在法定的紧急情形。只有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权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其他个人和单位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则涉嫌非法拘禁。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拘留人的家属应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得到通知,除非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或可能有碍侦查。一旦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应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