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抛开父母重担,开始独立
释义
    我国法律未规定脱离父母关系,只能通过合法收养断绝亲生父母与子女关系。收养后,亲生父母与子女无联系,只需赡养养父母。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父母子女关系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消除。劳动关系可通过协商、提前通知、辞退、裁员或合同期满解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6、37条。
    法律分析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可以申请脱离父母关系。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能申请断绝,只能通过合法收养的方式令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消失。子女被他人合法收养后,就与亲生父母没有联系了,亲生父母不需要抚养孩子,孩子也不需要赡养生父母,只需要赡养养父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终止劳动关系: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
    2、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导致解除劳动关系;
    3、过失性辞退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4、无过失性辞退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5、经济性裁员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6、劳动合同期满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明确规定,合法收养可以消除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七条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包括协商一致解除和提前通知解除等。根据法律规定,合法收养和解除劳动合同都具有法律依据,保障了各方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二十三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到被委托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等关于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异常的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八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提高户外安全保护意识,避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七)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