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诉法公告送达期限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一、民诉法公告送达期限规定是什么 1、人民法院关于公告送达的规定是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百三十八条 ,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发出公告日期以最后张贴或者刊登的日期为准。对公告送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人民法院在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的,应当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张贴过程。 第一百三十九条 ,公告送达应当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公告送达起诉状或者上诉状副本的,应当说明起诉或者上诉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逾期不答辩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传票,应当说明出庭的时间和地点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判决书、裁定书的,应当说明裁判主要内容,当事人有权上诉的,还应当说明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第一百四十条,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不适用公告送达。 二、公告与通告的区别在哪里 公告和通告都是告知性公文,但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文件,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1、内容属性不同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兼有消息性和知照性的特点;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具有鲜明的执行性、知照性。 2、告启的范围不同 公告面向国内外的广大读者、听众,告启面广;通告的告启面则相对较窄,只是面向“一定范围内的”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3、使用权限不同 公告通常是宣布某些重大事项时才用;通告则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它们都属于公开性文件,在有效的范围,了解其内容的人愈多愈好。在写法上要求篇幅简短,语言通俗易懂、质朴庄重。 因此,人民法院判决书送达期限是六十天。但是如果法院在找不到受送达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判决书送达期限超过六十日的,则被视为自动送达。但是收到判决书的当事人要依法履行判决,否则就会被法院采取强制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