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是否需要重新签订贷款保证合同?
释义
    保证人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但不承担加重部分的责任。保证期间应为原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期间。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的变动无效。借款人展期需重新签订担保合同。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避免行政命令担保、人情担保和贿赂担保。
    法律分析
    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
    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动主合同内容,但并未实际履行的,保证人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
    借款人申请借款展期,是对借款合同履行期限的变更,保证人如果未书面同意,只在原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因此,出借人如果同意为借款人展期且仍需要借款人提供担保的,应当与担保人重新签订担保合同。
    签订担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1、不要行政命令担保(或称领导干预担保)。这种担保违背自愿原则,在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担保、担保多大范围的债务这些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而是在领导干部用行政命令或出面干预的情况下设定的,容易产生纠纷。
    2、不要人情担保。在订立担保合同时,担保人碍于情面,对被担保人缺乏应有的资信调查,盲目签订担保合同;
    3、不要贿赂担保。这种担保往往通过贿赂钱财或礼物来达到设立担保合同的目的。
    拓展延伸
    贷款保证合同变更的法律要求和程序
    贷款保证合同的变更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要求和程序。首先,双方当事人应通过书面形式协商一致,明确变更的内容和目的。其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变更合同可能需要经过公证、登记等程序。此外,变更合同涉及到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的修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在变更合同过程中,双方应保持诚信,遵循合同约定的解决争议方式。如若出现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总之,贷款保证合同的变更必须遵守法律要求和程序,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结语
    在保证期间中,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进行变动,保证人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但对于加重债务人的债务部分,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进行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期间仍按原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执行。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动主合同内容,但未实际履行,保证人仍应承担保证责任。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避免行政命令担保、人情担保和贿赂担保,以确保担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二节 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