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加盟合同纠纷到底怎么算 |
释义 | 首先要了解特许人是否具备法律规定的资质和履约能力,是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特许人必须是合法成立的企业,具有成熟的经营模式、经营体系和指导特许人经营的能力。特许人在签订合同前,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使特许人充分了解特许人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特许人不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或者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甚至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特许人有权撤销或者解除合同。第三,要看合同约定的内容是否合法,是否公平合理,特许人是否履行了提醒、说明和通知的义务。大多数特许经营合同采用格式条款。合同约定不公平或者未向加盟商提醒或者说明,损害加盟商合法权益的,加盟商可以主张无效或者撤销。特许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义务的,加盟人可以要求特许人按合同约定履行,或者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此外,为了保护加盟商的权益,法律赋予加盟商在合同签订后的合理期限内反悔,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加盟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协商和解或诉讼来解决双方的纠纷。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商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下称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以下称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七条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