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遗弃罪? |
释义 | 遗弃罪的主要定罪条件是:被害人是家庭成员,主体是具有扶养义务和能力的人,拒不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并且是故意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罚。遗弃罪的时效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遗弃人主动停止侵害、重新扶养被遗弃人,遗弃人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以及被遗弃人死亡、长大成人或有独立生活能力等情况。 法律分析 一、遗弃罪定罪的条件有哪些 1、遗弃罪的定罪条件分别有: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客观上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遗弃罪的时效有哪些 1、遗弃人一方发生变化的情况。 (1)遗弃人主动停止侵害,重新扶养被遗弃人的,其遗弃行为自重新扶养被遗弃人之日起视为终了; (2)遗弃人自身因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的,其遗弃行为自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之日起视为终了; (3)遗弃人因下岗、失去工作或患病而暂时失去扶养能力的,其遗弃行为不能视为终了,而应视为追诉期的暂时中止,待日后遗弃人再次上岗、又获工作或病愈之日起继续计算。 2、被遗弃人一方发生变化的情况。 (1)被遗弃人在被遗弃期间死亡的,遗弃人的遗弃行为自被遗弃人死亡之日起视为终了; (2)被遗弃人长大成人,或病愈复康,自身已具备了独立生活能力。此时,遗弃人不再负有扶养义务,其遗弃行为自被遗弃人具备了独立生活能力之日起视为终了; (3)被遗弃人因病或因残终身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遗弃人则应当承担被遗弃人终身的扶养义务,直至遗弃人自身因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之日起,其遗弃行为才能视为终了; (4)被遗弃人被其他公民或社会福利机构所收养,且其他公民或社会福利机构与遗弃人签订收养协议并经法律程序确认的,自协议生效之日起,遗弃人不再负有扶养义务,其遗弃行为应视为终了。但这一情况只是假设,实践中尚未见到过。 结语 遗弃罪定罪的条件包括: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被遗弃者与遗弃者之间存在法律上的扶养义务;遗弃行为是故意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和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的时效包括遗弃人主动停止侵害、重新扶养被遗弃人;遗弃人因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遗弃人因下岗、失去工作或患病而暂时失去扶养能力;被遗弃人死亡;被遗弃人长大成人或病愈复康;被遗弃人因病或因残终身丧失独立生活能力;被遗弃人被其他公民或社会福利机构所收养并签订收养协议。以上为遗弃罪定罪条件及时效的相关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一十三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处罚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关爱、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