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残疾人诈骗会判刑吗 |
释义 | 根据《刑法》可知,只有不能辨认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有可能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而残疾人精神健康,在此情况下,也就是意识清晰情况下进行诈骗的,是需要刑事责任的。诈骗罪是一种刑事犯罪,根据涉案金额的数目大小,来判定犯罪嫌疑人的刑罚轻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起码将被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处以罚金,力度很大。 一、信用卡没能力偿还会坐牢吗 一般情况下来说,没有能力偿还信用卡,不会导致坐牢,银行会想办法让欠款人还清欠款。 但是如果持卡人被证明是恶意透支的情况,非法占有,就有可能会因为信用卡诈骗罪而承担对应的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有可能会坐牢。在刑法当中规定,对于从事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及到数额比较巨大的,会处以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会处以罚金,而对于数额非常大的就会处于5年到10年的有期徒刑。 二、完全付刑事责任的内容是什么? 指行为人有《刑法》意义上的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在出现疾病的情况下,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的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离。只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具备,才属于有刑事责任能力。 根据现代刑事立法的规定,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一般指两类人: 1、未达责任年龄的幼年人; 2、因为精神疾病而没有《刑法》所要求的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 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