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行为会使遗嘱无效
释义
    在司法实践中,导致遗嘱无效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有效遗赠扶养协议导致的失效;
    二、遗嘱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导致的失效;
    三、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愿导致的失效;
    四、多份遗嘱内容冲突导致的失效;
    五、遗嘱人生前对自己财产的处分导致的失效;
    六、对不属于自己财产的无效处分导致的失效;
    七、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导致的失效;
    八、放弃或丧失继承权导致的失效;
    九、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导致的失效。
    一、遗嘱生效时间多久
    遗嘱生效时间是永久的。一般来说,只要该遗嘱生效之后就可以一直是有效,因为遗嘱生效是在遗嘱人死亡之后,如果不具有导致其失效的要件,其一般就不得再撤销或者变更了。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由遗嘱人本人亲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书遗嘱,也必须由本人在遗嘱上签名。
    二、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情形有哪些
    遗赠扶养协议无效的情形:
    1、遗赠扶养协议无效造成的失效;
    2、违反遗嘱人真实意愿造成的失效;
    3、多份遗嘱内容冲突造成的失效;
    4、遗嘱人生前对自己财产的处罚造成的失效;
    5、对不属于自己财产的无效处罚造成的失效;
    6、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造成的失效;
    7、放弃或丧失继承权造成的失效;
    8、清偿债务造成的失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4: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