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曾在拘留所待过并有犯罪记录吗?
释义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根据情况分别决定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最长不超过二十日,记录将永久保存在个人档案和公安数据库中,但对个人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
    法律分析
    会做记录,但是不是案底,案底是触犯了刑法,进行刑事拘留的时候才会永久保留的。
    因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决定行政处罚,会作为违法前科被存入个人档案-书面的案卷材料会保存在原办案单位、是永久存档的;公安内部的网上审批数据会被保存在至少市一级的数据库——这个记录对于个人的一般生活、工作没有太多影响。
    拘留,是指扣留,拘禁。公安机关在紧急时刻对需要受侦查的人依法暂时扣押;行政拘留指将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关在公安机关拘留所内,一般不超过十五天,合并处罚最长不超过二十日。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拓展延伸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拘留所经历与犯罪记录
    在了解一个人的过去时,拘留所经历与犯罪记录是重要的方面。曾在拘留所待过并有犯罪记录的经历可能会对一个人的背景和信誉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经历可以提供有关个体的行为模式、道德判断和法律遵守程度的线索。通过了解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一个人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特别是在雇佣、合作或其他重要决策中。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在评估过去经历时保持客观和公正,给予个人改变和成长的机会。综上所述,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特别是与拘留所经历和犯罪记录相关的部分,对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结语
    拘留所经历与犯罪记录是了解一个人过去的重要方面,对其背景和信誉有深远影响。这些信息能揭示个体的行为模式、道德判断和法律遵守程度。在评估时要客观公正,给予改变和成长的机会。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特别是与拘留所经历和犯罪记录相关的部分,对做出明智决策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六节 奖惩 第五十八条 罪犯有下列破坏监管秩序情形之一的,监狱可以给予警告、记过或者禁闭:
    (一)聚众哄闹监狱,扰乱正常秩序的;
    (二)辱骂或者殴打人民警察的;
    (三)欺压其他罪犯的;
    (四)偷窃、赌博、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
    (五)有劳动能力拒不参加劳动或者消极怠工,经教育不改的;
    (六)以自伤、自残手段逃避劳动的;
    (七)在生产劳动中故意违反操作规程,或者有意损坏生产工具的;
    (八)有违反监规纪律的其他行为的。
    依照前款规定对罪犯实行禁闭的期限为七天至十五天。
    罪犯在服刑期间有第一款所列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十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一百一十八条 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0: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