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四川成都失业证办理手续有哪些2023 |
释义 | 成都市失业证的办理流程包括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需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所在社区居委会出具的需要就业的证明,向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提出申请,并填写《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申请表》。同时,还需提供相关材料。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收到上述材料核实并签署意见后送就业局办证大厅,就业局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免费发放《失业证》。而成都市失业金的领取条件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法律分析 一、成都市失业证办理流程 1. 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需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所在社区居委会出具的需要就业的证明,向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提出申请,并填写《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申请表》。同时,还需提供以下相关材料: (1)城镇新成长劳动力需提供学历证书或在学校肄业的证明。 (2)就业转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需提供与原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原个体经营业主需提供当地工商部门出具的歇业证明;原灵活就业人员需提供当地社区居委会出具的失业证明。 (3)失地无业农民需提供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有关证明。 (4)军人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人员需提供原所在部队出具的复员退役证明。⑤刑释解教人员需提供劳改、劳教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 2、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收到上述材料核实并签署意见后送就业局办证大厅,就业局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免费发放《失业证》。 二、成都市失业金领取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依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的; (4)有求职要求,愿意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 三、成都市失业金可以领几个月 最短期限:可领3个月。 最长期限:可领24个月。 成都市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主要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时间来确定。其中又包含六种具体情况: 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以上不满2年的领取期限3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2年以上不满3年的领取期限6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3年以上不满5年的领取期限12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以上不满8年的领取期限15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8年以上不满10年的领取期限18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领取期限24个月。 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合并计算,但最长不超过24个月。 拓展延伸 成都市失业证是一种重要的失业保险证件,用于证明持证人曾办理过失业保险,并已成功就业。根据《成都市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办理失业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的程序。 首先,失业人员需要到成都市就业和失业保险中心办理失业登记,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劳动合同等。失业登记后,失业人员需要到成都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到就业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接着,失业人员需要到成都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失业证申领手续。在此过程中,需要提交一系列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失业登记证明、劳动合同等。失业证的申领费用也需缴纳。 最后,失业人员需要到成都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失业证核验手续。在此过程中,失业人员需要提交失业证申领手续的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失业证的真实性。 需要注意的是,办理失业证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注意事项。例如,失业人员需要确保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有效,否则将无法办理失业证。此外,失业人员还需要及时办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以免影响失业证的办理。 总之,办理成都市失业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的程序。失业人员应当仔细了解相关规定,以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办理失败或者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结语 成都市失业证的办理流程和失业金的领取条件都已经详细说明,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前往当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提出申请,并填写《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申请表》。对于失业金的领取条件,需要参加失业保险、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依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有求职要求并愿意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人员,可以按照规定领取最长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法律依据 残疾人就业条例(2007-02-25)\t第十五条\t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保障残疾人就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应当优先考虑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保障法(2018-10-26)\t第三十二条\t政府和社会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就业条例(2007-02-25)\t第五条\t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民政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