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国际制裁是指联合国或某些国家对某个国家的政府、组织或个人采取的一种经济、政治或军事手段,以达到影响其政策或行为的目的。对于走私犯罪,是否会受到国际制裁,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走私的物品是违禁品或涉及到国家安全,可能会受到国际制裁。而如果是一些普通的商品,则可能不会受到国际制裁。 法律依据: 1.《联合国宪章》第39条规定:“安理会应就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 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制裁决议》第26号规定:“安理会认为,如果任何情况威胁或扰乱了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可以采取非军事手段,包括经济和其他措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1条规定:“以走私为业,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走私、走私出口,为他人走私、走私出口提供便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或者有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物品的,没收走私物品和走私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走私犯罪的性质、情节、影响等因素都会影响是否受到国际制裁的判断。但是,走私犯罪是违法行为,不管是否受到国际制裁,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