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结束缓刑需要进行哪些步骤
释义
    缓刑期满后需办理的手续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有明确规定。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与死缓的区别在于适用前提、执法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缓刑的法律后果根据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决定,而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取决于犯罪人的表现,可减刑或执行死刑。
    法律分析
    一、缓期结束办理手续
    缓刑期满后需办理的手续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有明确规定。
    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第二十九条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第三十条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二、缓刑与死缓的区别
    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缓刑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结语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明确规定,缓刑期满后需办理相应手续。根据法律规定,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接受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做个人总结,司法所根据其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作出书面鉴定,并提出安置帮教建议。矫正期满后,司法所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公开进行,并通知相关部门和群众参加宣告。缓刑与死缓的区别在于适用前提、执法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缓刑是根据被判刑种和刑期确定考验期限,而死缓的缓期执行期限为2年。缓刑的法律后果根据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有所不同,而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是根据犯罪人的表现决定是否减刑或执行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零一条 在审理过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
    没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财产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