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煽动群众的标准是什么
释义
    谣言会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应受到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会被罚款或拘留。具体而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罚款五百元以下;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则被视为情节较轻,将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分析
    有人散布谣言,导致社会公共秩序受到扰乱,根据法律规定,应该受到治安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刑法》第291条之一的规定,煽动群众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 在国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煽动群众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煽动群众制造混乱、组织逃跑或者拒不服从紧急管理,情节严重,致使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
    3. 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上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中,故意传播谣言、淫秽物品或者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4. 扬言实施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5. 在互联网上发布、转发淫秽色情信息,情节严重,严重危害社会公德或者他人人身健康的;
    6. 多次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7.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8. 多次实施恐怖、分裂、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根据以上规定,煽动群众扰乱社会秩序,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煽动群众扰乱社会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则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煽动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请勿轻易尝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2009修正):第三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第二十六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不得违反治安管理法规,不得进行犯罪活动或者煽动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2009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包围、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或者国事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六条 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