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训诫,有法律效力吗
释义
    训诫是一种较轻的强制措施,指公安机关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较轻的人通过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的方式,使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根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之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有非正常上访行为,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未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尚不够治安处罚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训诫。训诫的法律效力在于训诫是公安机关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对信访人进行法律教育的一种措施,经训诫信访人拒不改正
    法律分析
    训诫是一种较轻的强制措施,指的是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较轻的人,通过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的方式,使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训诫的适用:
    根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之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有非正常上访行为,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未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尚不够治安处罚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训诫(非正常上访行为的情形界定附后)。
    训诫的法律效力:
    训诫是公安机关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对信访人进行法律教育的一种措施,经训诫信访人拒不改正,在信访中有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训诫不是行政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信访人对有关机关依据信访法规对信访事项的受理、答复、转送、训诫等不服不能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拓展延伸
    训诫是一种法律手段,用于提醒或警告相关当事人某些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训诫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对信访人的法律后果及其应对措施上。
    首先,训诫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一种形式。当信访人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时,行政机关可以采取训诫措施,以达到惩戒的目的。训诫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理结果和依据、处理时间和决定机关名称,并由处理机关加盖印章。
    其次,训诫也可以作为行政处分的一种形式。行政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训诫措施,以惩戒其违法行为。训诫决定书同样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理结果和依据、处理时间和决定机关名称,并由处理机关加盖印章。
    最后,训诫也可以作为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当信访人的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定时,当事人可以采取训诫措施,以惩戒其违法行为。训诫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理结果和依据、处理时间和决定机关名称,并由处理机关加盖印章。
    综上所述,训诫在法律上具有较高的效力,可以用于惩戒信访人的违法行为。当事人应当认真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结语
    训诫是一种较轻的强制措施,通过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的方式,使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根据《信访条例》第四十七条之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有非正常上访行为,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未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尚不够治安处罚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训诫。训诫的法律效力在于,训诫是公安机关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对信访人进行法律教育的一种措施,经训诫信访人拒不改正,在信访中有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同时,训诫不是行政处罚,信访人对有关机关依据信访法规对信访事项的受理、答复、转送、训诫等不服不能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立法法(2015-03-15)\t第六条\t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宪法\t第四十七条\t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2011-01-08)\t第十八条\t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