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缓变更的情形与适用条件
释义
    这段内容介绍了死缓变更的情形和适用条件。死缓是指判处罪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一种死刑执行制度。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应当被判处死刑,二是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死缓执行的变更又可分为死缓的减刑和交付执行死刑两种情形。
    法律分析
    一、死缓变更的情形有哪些
    死缓是指判处罪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一种死刑执行制度。根据我国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将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将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因此,死缓执行的变更又可分为死缓的减刑和交付执行死刑两种情形。
    二、死缓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法》第48条之规定,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因此,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应当被判处死刑,二是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至于什么才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要靠法官综合考虑全案的情况,包括犯罪情节、被害人过错、罪行轻重以及其他可以认为不立即处死的情节等等。
    拓展延伸
    死缓有哪些后果死缓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宣告死缓之后,尤其是当缓期二年期满之后,就面临着如何执行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50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有三种后果,现归纳如下:
    1、减为无期徒刑。条件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减为25年有期徒刑。条件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3、执行死刑。条件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死缓仅仅属于我国死刑当中的一种特殊制度,并不是法定的主刑之一,而按照规定要是不是必须对罪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话,那此时都是可以判死缓的。至于死缓变更,则就会涉及到多种情况。实践中需要看罪犯在死缓期间的具体表现,那么才能知道应该怎么来变更死缓。
    结语
    死缓的变更情形和适用条件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死缓的变更分为死缓减刑和死刑交付执行两种情形。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罪当处死,二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在审理案件时,法官需要综合考虑全案情况,判断是否符合适用死缓的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一条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