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群租房违法应如何处置 |
释义 | 群租房问题仍然严重,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加大了对违规租赁行为的处罚力度,出租人和转租人罚款幅度提高至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房地产经纪机构罚款幅度提高至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同时,违反安全管理要求的处罚措施也有所增加,出租房屋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罚款幅度为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严重后果的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 法律分析 “群租房”,是指住宅通过改变房屋结构和平面布局,把房间分割改建成若干小间分别按间出租或按床位出租。群居房居住人口较多、人员复杂、流动性大、消防措施无保障,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尽管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多次对群租房的现象进行整治行动,但群租房依然屡禁不止。 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加大了对违规租赁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出租人、转租人及房产中介的违规行为,处罚上限大幅度提升至10万元。 处罚标准:针对出租人和转租人,将罚款幅度由2011年的《管理办法》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提高至“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针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将罚款幅度由2011年的《管理办法》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提高至“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另一方面,新增了违反安全管理要求的处罚措施。出租房屋不符合规定的治安、消防等标准和要求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可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出租人集中出租房屋达到一定规模,未落实相应安全管理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可处较高10万元以下罚款。 拓展延伸 群租房管理的法律规定及应对措施 群租房管理的法律规定及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群租房必须符合消防安全、卫生条件等要求,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其次,政府应加强监管,加大对群租房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应建立健全群租房登记制度,确保房屋的合法性和租赁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对于违法群租房,相关部门应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停业整顿等措施,以维护租房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此外,公众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渠道租房,不租用违法群租房,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通过全面落实法律规定和有效应对措施,可以有效管理群租房,保障租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租房者的权益。 结语 通过加大对群租房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修订后的《管理办法》为打击此现象提供了更为严格的法律依据。对于出租人、转租人及房产中介的违规行为,罚款上限大幅度提升至10万元。同时,新增的违反安全管理要求的处罚措施也更加严厉,以确保群租房符合消防安全、卫生条件等要求。政府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群租房登记制度,同时公众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渠道租房。通过全面落实法律规定和有效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有效管理群租房,维护租房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保障租房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下列行为,由公安机关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出租人、承租人、房地产经纪机构未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办理房屋出租登记、变更、注销手续的,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出租的房屋存在治安、消防安全隐患的,责令改正,并可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出租人向无身份证明的人出租房屋,或者发现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有犯罪活动嫌疑,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承租人使用租赁房屋时损害公共利益或者妨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的,处警告,并责令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出租人、单位未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的,责令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