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风险地区等级划分标准 -法律知识 |
释义 | 法律分析: 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既有效控制疫情,又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不造成过多影响,力争把疫情对社会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一般以县区、街道、乡镇、社区等为基本单位,综合考虑发病时间和疫情情况等进行分区分级,并随着疫情变化,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等级调整。一上述区域内如果出现一例病例时划定为中风险地区;二 连续十四天内发生不超过十例确诊病例,或1起聚集性疫情(指十四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小范围内发现五例及以上病例)的区域仍划定为中风险地区。三 如果十四天内出现超过十例确诊病例或发生二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时,则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在中风险地区应当以现有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情分析为线索,根据其生产生活接触的空间和人员范围,合理确定防控管理的场所和人员,实施精细管理。高风险地区,除了上述这些措施以外,还要限制人员聚集,采取封闭管理等限制人员进出的管控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五条 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以县(区)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根据当前疫情实际情况和发展态势,综合考虑新增和累计确诊病例数等因素,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通过分区分类防控提高疫情防控的针对性、精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风险等级每七天调整一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