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请问法律规定的残疾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残疾的评判标准如下:1.一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二级伤残:社交困难,不能独立工作,需要随时有人照看;3.三级伤残:社交困难,生活不能完全独立,需要有人照看等。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残疾的评判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二级伤残:社交困难,不能独立工作,需要随时有人照看; 3.三级伤残:社交困难,生活不能完全独立,需要有人照看; 4.四级伤残:社交受限,活动、工作范围受限制; 5.五级伤残:交往、工作、生活能力等部分受限; 6.六级伤残:活动能力降低,生活中有些受限制。 具体的等级还是需要有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 如果是因为他人的原因导致的残疾,那么是可以要求其进行赔偿的,具体赔偿金额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处理的,由法院进行判决。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通过我的描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决吗!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该内容由 孙晋国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