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精神病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要经过司法鉴定来确定。在经过司法鉴定确认精神病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精神病人可以自行签订合同;如果精神病人未经司法鉴定确认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签订的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此外,监护人或家属如需代理精神病人签订合同,需要取得法定代理人的资格并且代理行为需要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1.《合同法》第十六条: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八十一条:对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应当经过司法鉴定确定。确定未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只能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行为;确定部分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应当按照具体情况限制其民事行为能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法律规定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理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或者经过法律程序后,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法定代理人的行为,应当符合代理标的的性质和法定代理人的职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