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告人有没有权要求证人出庭作证? |
释义 | 被告有权要求证人出庭作证。对案情有了解的人通常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以免除出庭作证的义务,因此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会被要求强制出庭。 一、民事判决书下达, 证人不出庭作证, 你该怎么办 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对证人的证言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对于证据保全的申请法院一般是用裁定支持或驳回,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被保全人对该裁定也有权异议,但该异议不影响裁定的执行。“证据规则”规定,人民法院保全证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可见,保全证据是允许对证人证言采取制作笔录的方法的,也就是说法律上可行。且由于是法院的笔录,公信力相对较高,不用传唤证人出庭作证,较好地解决了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使申请人失权的问题。 二、派出所以配合调查的理由要求去做笔录,可以拒绝吗 派出所以配合调查的理由要求当事人去做笔录,当事人是需要去的,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是每个公民应尽得义务。 公民即使没有犯法,也有义务配合公安机关协助调查,不能以本人没有违法行为为由拒绝公安机关的配合协助调查工作。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了解案情的公民,是有作证的义务的,需要配合司法机关,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证人作证的义务性。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义务,对于证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证言,除非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得以拒绝。 三、被害人可不可以作为证人 被害人不能作为证人。 证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证人必须了解案件情况。知道案件是证人的基本特征,也是成为证人的必要条件。证人对案件事实的理解是在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或发生后形成的。在诉讼中,证人通过语言再现形成的记忆,成为证人的证言; 2、证人作证的义务。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义务,除非有任何理由拒绝证言,否则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3、证人在作证过程中应当如实提供证言或者隐瞒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