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购买指标房是否有限制? |
释义 | 转让房产指标属于违规行为,购买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购房者应避免购买此类房产;如确有需要转让,应在转让协议中约定仲裁条款以防纠纷,如法院不受理可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法律分析 不可以。转让指标,属于违规行为。 不管市场运作房转让指标协议是否有效,将指标进行交易转让都是违反规定的,转让后的房产也无法办理相关合法手续,指标购买人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目前国家已经叫停市场运作方式建设职工住房,以经济适用住房、危旧房改造建房方式取而代之。这样一来,单位职工转让名额或指标的行为仍然会大量存在。这一类房屋都是单位为了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建,是不可能允许职工私自转让的,因此也不会为“指标房”购买人办理房产证。因此,为了避免合法权益受损,购房者尽量不要购买这样的“指标房”。 如遇某些原因或事由,职工确实需要转让的,在转让协议中应当约定仲裁条款以防日后产生纠纷,双方协商不了的,可以通过申请仲裁途径得到救济。如遇转让协议产生纠纷告状到法院,而法院确不予以受理的,双方当事人可达成仲裁协议,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拓展延伸 指标房转让流程及注意事项 指标房转让是指将购买的指标房产权进行转让给他人的行为。转让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双方当事人应签订转让协议,明确转让的具体事项和条件;其次,买方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如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支付相关税费等;最后,双方完成交接手续,完成指标房的转让。在进行指标房转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转让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核实买方的资质和支付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遵守相关程序和要求。此外,建议在转让前咨询专业律师或房地产中介机构,以确保转让过程的顺利进行。 结语 购房者需谨慎对待指标房转让。根据规定,转让指标属于违规行为,转让后房产无法办理合法手续,购买人权益难以保障。国家已停止市场运作方式建设职工住房,但转让行为仍普遍存在。为避免损失,购房者应尽量避免购买此类房产。如确需转让,应在协议中约定仲裁条款以防纠纷,并咨询专业律师或房地产机构的意见。转让过程需遵守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确保转让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章 广告与合同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商品房销售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 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变更、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买受人。 买受人有权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退房的书面答复。买受人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未作书面答复的,视同接受规划、设计变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价款的变更。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买受人的,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章 广告与合同 第十六条 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七)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八)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九)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十)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十一)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二)违约责任; (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五章 交付 第三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告知买受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