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能否因同事欠钱而扣除工资? |
释义 | 同事欠钱可以让公司扣工资吗?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后,法院可以执行债务人的工资,让用人单位在发工资时扣除。法律规定了代扣工资情形,如代扣个人所得税、保险费用、抚养费等,以及扣工资赔偿损失情形。此外,法定扣工资情形包括国家法律、劳动合同约定、企业规章制度等明确规定的减发工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扣工资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分析 一、同事欠钱可以让公司扣工资吗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欠钱不还的,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法院可以执行债务人的工资,让用人单位在发工资时扣除。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扣工资 1、代扣工资情形 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暂行规定》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劳动者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2、扣工资赔偿损失情形 该规定第16条还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上述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况,不得视为克扣工资。 3、法定扣工资情形 此外,根据劳动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减发工资的情况也不得视为克扣工资:(1)国家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假等原因相应减发工资。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当债务人未履行法院确定的义务时,法院有权扣留、提取其工资,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同时,《工资暂行规定》第15条也规定了代扣工资的情形,如代扣个人所得税、保险费用、抚养费等。此外,根据第16条规定,劳动者原因导致用人单位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可要求劳动者赔偿,赔偿金额可从工资中扣除,但不得超过工资的20%。总之,根据法律规定,扣工资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劳动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