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响一声是否已构成违法鸣笛? |
释义 | 鸣笛需视情况,禁鸣笛路段一声也算违法。违章需携驾照、行驶本去交警队处理。无扣分仅罚款可自助缴费,有扣分需先确认违章再缴款。异地违章最好去当地处理。处理后需等待一周左右才会显示“已处理”。车辆需遵守法规,禁鸣笛标识超2秒也违法。违章处理需本人前往交管所,不可代办。 法律分析 一、只响一声也算违法鸣笛吗 一声算不算违法鸣笛,需视情况而定: (1)如果是在禁止鸣笛的路段上,即便司机是只轻按了一下喇叭就算是违章了,交警可以依法对驾驶者进行处罚。因为驾驶者乱鸣笛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也为文明的城市制造了不和谐的噪声; (2)一般情况下,2秒以上才算违法鸣笛,不会有严重的处罚。 违法鸣笛的行为如下: 1、在行人通过的时候鸣笛催促; 2、在有其他车辆变道行驶或者阻碍自身行驶时的鸣笛; 3、对行驶在前面缓慢车速的车辆鸣笛,或者起步较慢的催促鸣笛; 4、在道路拥堵,或者小区,学校,医院等路段的鸣笛。 二、车辆违规需要怎么处理 目前车辆处理违章时,车主需要携带驾照和行驶本去车辆违章地或车辆注册地任何一个交警队或行政综合处理大厅可以接受处理。而有关车辆违章处理有两种情况: 第一,违章没有扣分仅是罚款的,可以直接去工行自助缴费机或网上缴纳罚款或者在支付宝、微信等其他可支付工具缴纳罚款的; 第二,既有扣分又要交纳罚款的,那就必须先去交警队确认违章和扣除分数后,才能缴纳罚款的。若是异地违章,其处理的最好方法是去违章地区的交警队接受处理,防止类似违章扣分已在本地处理了但异地违章记录无法消除的现象发生。 最后,车主缴纳罚款后,交警队与银行之间大约每周进行数据交互,所以,一般需要一周左右违章记录才会显示“已处理”。车主无需因此而忧心忡忡。 车主查询违章信息→前往车辆管理所或交警队→凭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处理违章→缴纳罚款→处理扣分事宜→完成处罚。 且需要注意的是,从起,全国各地的车辆违章处理都不可以代办,只能本人带着所需材料前往交管所处理。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按按路牌指示来操作车辆,如果有禁止鸣笛标识,即使只是鸣笛一声只要超过两秒也属于违法行为。而对于车辆违章处理,如果仅罚款没有扣分,可以直接去自助机或其他支付工具上缴纳罚款即可。 结语 合理鸣笛是文明驾驶的表现,但需遵守相关法规。在禁鸣笛路段轻按喇叭也属违法,交警可依法处罚。违法鸣笛包括催促行人、阻碍车辆、催促缓慢车辆等行为。处理违章需携带驾照、行驶本前往交警队或综合处理大厅,可自助缴费或网上支付罚款。异地违章宜前往违章地区处理,避免记录无法消除。车主无需担忧,罚款处理后,记录将在一周左右更新。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五章 行政处罚 第一节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四十三条 对违法行为人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对违法行为人处以二百元(不含)以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适用一般程序。不需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现场交通警察应当收集、固定相关证据,并制作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其中,对违法行为人单处二百元(不含)以上罚款的,可以通过简化取证方式和审核审批手续等措施快速办理。 对违法行为人处以行政拘留处罚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实施。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五章 行政处罚 第一节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四十八条 适用一般程序作出处罚决定,应当由两名以上交通警察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对违法事实进行调查,询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制作笔录;当事人拒绝接受询问、签名或者盖章的,交通警察应当在询问笔录上注明; (二)采用书面形式或者笔录形式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三)对当事人陈述、申辩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四)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五)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由被处罚人签名,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印章;被处罚人拒绝签名的,交通警察应当在处罚决定书上注明; (六)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被处罚人拒收的,由交通警察在处罚决定书上注明,即为送达;被处罚人不在场的,应当依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送达。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条 对扣留的车辆,当事人接受处理或者提供、补办的相关证明或者手续经核实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及时退还。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实的时间不得超过十日;需要延长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至十五日。核实时间自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提供被扣留车辆合法来历证明,补办相应手续,或者接受处理之日起计算。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收集证据需要扣留车辆的,扣留车辆时间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有关规定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