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的行为才属于诽谤罪
释义
    符合以下条件的行为才属于诽谤罪:
    1、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上必须是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4、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网络造谣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网络造谣立案标准如下: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认定为相关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予以立案追诉。
    网络散布谣言罪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网络散布谣言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方面。网络散布谣言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网络散布谣言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4、主观方面。网络散布谣言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
    二、造谣惑众怎么处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造谣惑众的处理方法,要依据造谣造成的影响而定,如果对他人造成严重影响,或者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就会构成诽谤罪或者寻衅滋事罪。
    一、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诽谤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诽谤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
    二、诽谤罪起诉程序如下:
    1、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2、递交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
    3、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
    4、决定立案的,自诉人应提交相应证据。
    总之,造谣惑众的行为就是对人身权益侵犯的一种犯罪行为,需要由司法机关对其实际形式进行鉴定后判决处理的,要区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界限,如果未构成犯罪的,即未达到立案的严重程度的,未构成犯罪的会被治安处罚。
    三、造谣怎么定罪
    造谣定罪的条件,具体如下: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
    2、客观要件,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诽谤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诽谤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