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人民法院可以不按撤诉处理的情形
释义
    人民法院可以不按撤诉处理的情形及民事诉讼撤诉的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当事人申请撤诉如果涉及违法行为需要处理,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此外,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必须以明确的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目的必须正当合法,基于自愿意愿,且最迟在法院宣告判决前提出。这些规定确保了撤诉行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法律分析
    一、人民法院可以不按撤诉处理的情形
    1、不按撤诉处理或者不准撤诉的规定如下:
    (1)当事人申请撤诉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
    (2)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被告不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准许。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三十八条当事人申请撤诉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
    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被告不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准许。
    二、民事诉讼撤诉的条件有哪些
    1、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内容明确的申请。
    2、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的目的必须正当、合法。依照处分原则的要求,当事人的处分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施方为有效。因此,原告申请撤回起诉亦须以正当、合法为前提。
    3、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必须基于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所谓基于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是指申请撤回起诉必须是原告主动、自愿所为,而不能是被动、违心所致。
    4、原告撤回起诉的申请最迟应在受诉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提出。不论是当庭宣判,还是定期宣判,均应如此。这样既可使原告有较为充分的斟酌时间,慎重地适时实施撤诉行为,同时又可避免因原告于宣判后再提出撤诉申请而损及受诉人民法院所作判决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为判决一经宣告,即便尚未发生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亦不得随意撤销。
    结语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申请撤回起诉是一项常见的权利。然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人民法院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准许撤诉或不按撤诉处理。例如,当事人有违反法律需要处理的行为,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被告不同意等情况。同时,原告申请撤回起诉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书面或口头提出明确的申请,目的必须合法正当,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并在受诉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提出。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20修订):第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下列材料:
    (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
    (二)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
    (三)涉案物品清单;
    (四)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五)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20修订):第一条 为了保证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依法惩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以及其他罪,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制定本规定。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20修订):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