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配偶能否在遗嘱中指定继承人? |
释义 | 夫妻一方可以订立遗嘱,但需符合民法典的要求。遗嘱形式包括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公证遗嘱效力最强。内容上,夫妻只能处分个人财产或属于自己份额的夫妻共同财产。夫妻间继承遗产需等一方去世后,遗嘱或遗赠协议生效,否则按法定继承。夫妻可共同订立遗嘱处分共同财产。无论单方还是双方订立遗嘱,需符合条件且有效,对夫妻共同财产的遗嘱需先分给合法配偶后再继承。 法律分析 一、夫妻一方是否可以订立遗嘱 夫妻一方只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精神正常就可以立遗嘱。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所立遗嘱在形式上要符合民法典的严格要求,在内容上,遗嘱所处分的也应该是其立遗嘱人的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其自己份额的那部分财产。 从形式上看,民法典规定了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等五种形式的遗嘱,夫妻一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用哪一种遗嘱。但无论选择立什么形式的遗嘱,都必须符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比如自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本人亲笔书写、签名和注明日期;录音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五种遗嘱中,公证遗嘱效力最强,可以优先考虑。 从内容上看,夫妻一方立遗嘱只能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份额,对超出这个范围的部分进行处分是无效的。比如,针对夫妻共有的房产,夫妻一方在单独立遗嘱时不能直接将整套房产安排由某人继承,只能安排将房产中属于自己份额的那部分由某人继承。因为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房产中还有配偶的份额。如果处分了配偶的财产侵犯了配偶的财产权益和自由意志,是法律不允许的。 二、夫妻间如何互相继承遗产 1、夫妻间继承遗产,要等一方去世后,另一方才可以继承。 2、一方去世后,如果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遗产就按遗嘱或遗赠协议执行,另一方如果不是遗嘱或遗赠协议中指定的继承人,就不能再继承;如果没有遗嘱或遗赠协议,按法定继承时,夫妻中后去世的一方有对死者的遗产继承权。 3、夫妻可以共同订立一份遗嘱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将来如果哪一方去世,夫妻共同财产按遗嘱执行。 不管是夫妻一方还是双方共同订立遗嘱,只要符合《民法典》中的条件,那么就均是允许的。至于订立出来的遗嘱是否有效,则还要看是否符合生效要件。而对于夫妻一方订立的遗嘱,在这一方去世之后,若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需要先分一般给其合法配偶,之后再按照遗嘱内容来继承。 结语 夫妻一方可以在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立遗嘱,但需注意遵守民法典的形式和内容要求。遗嘱形式包括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和口头等,公证遗嘱效力最强。内容上,夫妻一方只能处分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份额。夫妻间继承遗产需要等一方去世后,另一方才能继承。遗嘱或遗赠协议可指定继承人,无遗嘱则按法定继承。夫妻可共同订立遗嘱处分共同财产。遗嘱需符合民法典条件才有效,夫妻共同财产需先分给合法配偶,再按遗嘱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