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什么? |
释义 | 法定抚养义务人是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或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法定扶养义务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生活和管理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未成年子女或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而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法定抚养义务人 1、法定抚养义务人是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以及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具有抚养义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巳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法定扶养义务三个条件是什么 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狭义扶养义务主要是指的平辈之间的相互抚养,比如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而并非是父母子女之间的抚养关系。广义的扶养包括赡养、扶养以及抚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拓展延伸 法定扶养义务人的权利和责任是什么?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具有扶养、抚养、赡养等义务的人。作为法定扶养义务人,其权利和责任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他们享有合法的权利,例如要求受扶养人尊重、孝顺和遵守法律;要求受扶养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协助和支持;要求受扶养人按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等。另一方面,他们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包括提供经济支持、教育、保护和照顾受扶养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受扶养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受扶养人的身心健康等。法定扶养义务人的权利和责任是为了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保障受扶养人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需求。 结语 法定抚养义务人是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他们对未成年子女以及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具有抚养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作为法定扶养义务人,他们享有合法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保障受扶养人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一条 不按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国家支持老龄科学研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