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遭受领导侮辱时,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
释义 | 领导辱骂员工可报警,由警察处理,依法处罚;劳动仲裁适用于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合同、离职、保险、报酬等;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如试用期、强迫劳动、未支付报酬。 法律分析 领导辱骂员工,不可以劳动仲裁。一、领导辱骂员工可以拨打110报警,通过录音、录像及寻找人证的方式固定证据,由警察处理。按照规定,用人单位侮辱劳动者的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劳动仲裁的适用的范围有:(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拓展延伸 应对员工遭受领导侮辱的情况:劳动仲裁程序与法律保护 当员工遭受领导侮辱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并获得法律保护。首先,员工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包括文字、图片、录音等,以确保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接下来,员工需要向劳动仲裁机构递交申请,填写详细的申请表格,并附上相关证据。劳动仲裁机构将会安排听证会,员工可以在听证会上陈述自己的诉求并提供证据。在听证会结束后,劳动仲裁机构将会做出裁决。如果员工不满意裁决结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整个劳动仲裁过程中,员工应当了解自身权益和法律规定,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员工遭受领导侮辱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维护权益。收集证据,向劳动仲裁机构递交申请,并参加听证会陈述诉求。劳动仲裁机构将做出裁决,不满可向法院起诉。员工需了解权益及法律规定,确保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