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新交规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释义
    2003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本法规定的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严重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人,为达到惩戒和教育的目的,在一定期限内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处罚措施。由于拘留是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为了体现执法的严肃性,本条规定拘留必须由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裁决。这里的“县、市公安局”是指县政府或县级市政府的公安局,即拘留决定必须由县政府或县级市政府的公安局作出,而不能由该公安局的交通管理部门直接作出。这样有利于公安机关的内部监督,保证处罚的准确性。“公安分局”是指地级以上城市中的公安分局,即拘留决定应由公安分局作出,而不能由该行政管辖区域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直接作出。“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主要是指其行政级别与县公安局相同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地级以上城市公安局所直属的交通管理部门,即必须是达到一定级别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才能直接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根据本法规定,可以予以拘留处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2)无证驾驶机动车的;
    (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4)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5)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6)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7)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关于拘留处罚的程序,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