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为什么共同犯罪中,可以只有主犯,没有从犯;但不可能只有从犯,没有主犯?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共同犯罪的概念和主从犯的区分。共同犯罪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没有从犯。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而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从犯,法律可以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可以都是主犯,可以没有从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共同犯罪中主犯与从犯的不可或缺之处
    在共同犯罪中,主犯与从犯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主犯是策划和组织犯罪行为的核心,他们具有主导作用,并对罪行负有更大的责任。他们制定计划、分配任务、提供指导,是犯罪行为的中心。从犯则是在主犯的指使下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他们执行主犯的命令,提供帮助和支持。从犯在犯罪行为中起到补充和配合的作用,他们的参与加剧了犯罪的严重性。因此,主犯和从犯的合作是共同犯罪成立的基础,缺一不可。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共同构成了犯罪链条,对于犯罪行为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结语
    主犯与从犯在共同犯罪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主犯负责策划和组织犯罪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从犯则在主犯的指使下执行犯罪行为,提供支持和协助。二者的合作是共同犯罪得以实施的基础,缺一不可。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协作构成了犯罪链条,对于犯罪行为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处理共同犯罪案件时,应根据主从犯的不同角色和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十四条 国家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有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六十条 人民检察院通过依法行使检察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预防工作等进行监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