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防止员工质量问题,企业有哪些措施? |
释义 | 企业员工偶尔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制造者销售者应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监督抽查的不合格产品应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将公告并停业整顿;产品质量应符合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消费者购买到不合格产品可与商家协商解决,如不同意退赔可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企业需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一、企业员工偶尔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怎么办? 企业员工偶尔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应该有商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依法承担相关的民事赔偿的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被监督抽查的产品不合格,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由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2、超过规定的期限未作改正,产品质量经复查仍不合格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对企业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并经责令限期改正而又不改正的行为予以“曝光”; 3、公告后经再次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业,限期整顿; 4、整顿期满,产品质量经复查仍不合格的,表明该生产者已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 二、产品质量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3、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三、消费者买到产品不合格怎么办? 消费者购买到不合格产品时,可以和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商家不同意退赔的,消费者可以到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投诉。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在当代社会,企业的员工如果出现了一些具体的商品安全不过关的问题的话,那么必须第一时间通知用人单位,让他们召回不合格的,一些产品,事后的问题的话,出现人生或者是财产方面的损失的话,用人单位还是需要承担一定赔偿责任的。 结语 企业员工偶尔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应由制造者和销售者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于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监督抽查部门应责令改正,未改正的可公告曝光并限期整顿,再次不合格的可责令停业并吊销营业执照。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保障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消费者购买到不合格产品可与商家协商解决,如不同意退赔可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企业需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在当代社会,企业应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以避免人身和财产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条 【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