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准婚姻关系与事实婚姻有何区别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婚姻关系和事实婚姻的区别。准婚姻关系和事实婚姻虽然都是两性结合的一种形式,但是它们的本质不同,当事人合意的内容、对外公示的内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财产关系内容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其中,准婚姻关系是亚婚姻的事实状态,而事实婚姻是一种婚姻关系。 法律分析 婚姻关系和事实婚的关系在于它们的本质不同。 准婚姻关系和事实婚姻虽然都是两性结合的一种形式,但是,准婚姻关系的性质是亚婚姻的事实状态,不是婚姻形式。而事实婚姻是一种婚姻关系,尽管存在形式要件上的欠缺,但是具备婚姻关系的实质性要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婚姻关系。 第二,二者的当事人合意的内容不同。 准婚姻关系的当事人和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双方都有两性结合的合意,但是合意的内容不同。准婚姻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意,是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并不具有结为夫妻的合意。而事实婚姻的当事人之间具有结婚的合意,彼此愿意永久地成为夫妻,以夫妻的身份共同生活。 第三,二者对外公示的内容不同。 准婚姻关系是公开的两性结合关系,而不是秘密姘居,因此对外也具有一定的公示性,但公示的内容不是夫妻关系,不是配偶,而仅仅是异性的同居者。而事实婚姻对外的公示内容是双方结为配偶,而不是一般的两性同居,因此具有原则的区别。 第四,二者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同。 在准婚姻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发生权利义务关系,不产生亲属的身份,法律关于夫妻权利义务关系的一切规定都不适用,双方当事人不是配偶,均不享有配偶权。而事实婚姻的双方当事人发生配偶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的身份是配偶,享有配偶权,法律关于夫妻的权利义务的规定都适用于事实婚姻的当事人。 第五,二者的财产关系内容不同。 准婚姻关系的当事人在同居期间,在财产上究竟采用何种体制,在于他们之间的合意,如果采用共有制,则为共有制,如果采用分别财产制,则为分别财产制,如果没有约定,则为分别所有,并非必然产生共有制。而事实婚姻的财产制适用关于婚姻财产关系的规定,如果没有约定,则为共同共有,为婚后所得共有制。 第六,二者的结果不同。 一般来讲,准婚姻关系和事实婚姻的界限可以从结果来论断:如果准婚姻关系没有生育子女,可以不视为事实婚姻;如果准婚姻关系生育了子女,可以视为事实婚姻。换句话说,准婚姻的准字,就是因为还没有生育子女。 关于事实婚姻的知识拓展: 1、实婚姻的定义: 事实婚姻作为婚姻关系存在的一种方式,是指男女双方未按法律规定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婚姻。 /2、婚姻的成因: (1)传统习俗的影响。我国民间流行仪式婚,许多人认为,只要举行了婚礼,亲朋好友认可,就是夫妻了,没有必要再履行法律手续。 (2)婚姻登记不方便。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者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而我国幅员辽阔,对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进行结婚登记有一定困难。 (3)登记制度不健全。比如,有的当事人到了婚姻登记机关,因办事人员不在等原因不能登记。有的擅自提高法定婚龄,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能得到实现。 (4)婚姻登记搭车收费。比如有的要收计划生育押金、户口迁移保证金等。 (5)法制宣传不够。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对婚姻登记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人不具备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为逃避国家对婚姻的管理和监督,故意不登记,造成事实婚姻状态。 拓展延伸 事实婚姻与准婚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何差异? 事实婚姻是指在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男女当事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并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关系。而准婚姻是指在办理结婚登记后,男女当事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并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关系。这两种婚姻形式在权利义务方面存在差异。 首先,在婚姻关系的法律地位上,事实婚姻与准婚姻存在区别。事实婚姻中,男女当事人未办理结婚登记,因此未产生夫妻的法律关系,也就无法享受夫妻的法律权利和承担夫妻的法律义务。而准婚姻中,男女当事人已经办理结婚登记,具备了夫妻的法律地位,可以享受夫妻的法律权利和承担夫妻的法律义务。 其次,在子女抚养权上,事实婚姻与准婚姻也存在区别。在事实婚姻中,男女当事人可以协议生育子女,但如果没有协议,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其父母抚养。而准婚姻中,男女当事人已经办理结婚登记,具备了生育子女的权利,并且子女的抚养权也应当归其所有。 此外,在财产分割上,事实婚姻与准婚姻也有区别。在事实婚姻中,男女当事人可以协议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没有协议,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割。而准婚姻中,男女当事人已经办理结婚登记,具备了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权,并且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也应当遵循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 综上所述,事实婚姻与准婚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婚姻关系的法律地位、子女抚养权以及财产分割等方面。 结语 婚姻关系和事实婚的关系在于它们的本质不同。准婚姻关系是亚婚姻的事实状态,不是婚姻形式;而事实婚姻是一种婚姻关系,尽管存在形式要件上的欠缺,但是具备婚姻关系的实质性要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婚姻关系。二者当事人合意的内容、对外公示的内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财产关系内容和结果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同时,准婚姻关系和事实婚姻的界限可以从结果来论断,如果准婚姻关系没有生育子女,可以不视为事实婚姻;如果准婚姻关系生育了子女,可以视为事实婚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条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